大龙车务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,租赁京牌,请拨打:13522101333(微信同步)
随着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出台,中国汽车业在未来五年的“行驶线路”再次成为焦点。北京大学经管学院市场营销教授薛旭抛出了一个最直观的模式――政府应拿出“两弹一星”的支持力度来发展汽车业。
国家政策支持的问题在汽车界早有涉及,但真正将其作为一个课题来研讨,薛旭是第一人。
促使薛旭说出论点的直接诱因是,技术创新已经成为“十一五”期间汽车业的主要任务。
尽管在过去的两个五年计划中,国家一直在向汽车业投钱,但成果寥寥。
薛旭认为,造成外资品牌主导中国汽车业的一大原因就是国家投入远远不够,在接下来的五年,政府应该像当年发展“两弹一星”一样来支持汽车业的本土创新。
为此,身兼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秘书长,中国市场学会(汽车)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的薛旭甚至撰写了题为《构建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创新计划》的万言书,直陈在过去的两个五年计划中,政府缺乏集中投入与统一规划是造成中国汽车产业战略空洞化,特别是竞争力空洞化的首要原因。这使得中国汽车业在刚“起飞”时就选错了航线。因此,“十一五”期间能不能通过持续的国家投入实现真正的突破,是今后汽车业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汽车业发展至今,国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依靠国内单个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几乎不可能。薛旭据此提供了一个汽车技术创新的最佳方案:“企业出风险投资,政府也出,形成一个联合开发的局面,大家一起来突破。”
薛旭指出,我国之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能用8年的时间完成外国认为20年才能突破的“两弹一星”,关键就是“把全国优秀人才集中在一起,为技术人员创造了一种必须突破的环境和思维”。
与40年前相比,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,只要在资金上有足够的投入,难度远远小于“两弹一星”的汽车技术突破不成问题。
清华大学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宋健也认为,国家应投入最开始的研发资金,这样才能解决整个国家的技术储备问题。而政府支持也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业迅速壮大的主要推动力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