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龙车务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,租赁京牌,请拨打:13522101333(微信同步)
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技术路线解析
随同海内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,海内汽车零部件巨头与国际零部件巨头之间的距离也在不停缩小。
日前公布的2018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和海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(以下简称“零部件双百强”)榜单显示,海内最大的零部件企业潍柴团体2017年营业额高达2581.87亿元,在国际零部件排行中排名第五。
国际零部件排行榜单显示,德国零部件巨头博世遥遥领先,2017年营业额高达6085.79亿元。排名第二到第四名的德国大陆团体、日本电装株式会社、德国采埃孚的营收规模划分为3433亿元、3150亿元、2840亿元。从营收规模来看,潍柴团体和第一名博世的差距确实比较大,和后面几位国际零部件巨头的差距不算稀奇大,努起劲似乎还能冲进行业前三。
除了潍柴团体,另有一家海内零部件企业跻身国际零部件企业前线,而且和旗下有陕西重汽等整车营业差别,这家企业是一家加倍纯粹的汽车零部件企业,它就是上汽团体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,依附1404亿元的营业额,在国际榜单中排名11。同样的,华域汽车和排在其前面的法国法雷奥、现代摩比斯之间的差距也不算大,行业职位也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。
在2018零部件国际百强榜单中,千亿元级的企业共有17家,入选最低年营收额为131.34亿元。来自德国、日本、美国和法国零部件企业在数目上占有大多数,排名上也加倍靠前,牢牢占有全球零部件企业的领头方阵。
入选2018零部件国际百强榜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8家,比2017年多了一家。同时,与2017年的榜单相比,潍柴团体与华域汽车两家企业的国际排名划分上升5位和1位。此外,另有16家企业位居全球第37~98名。
除了在国际上的“江湖职位”进一步提升,海内零部件百强的业绩也连续增进。罗兰贝格治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方寅亮先容,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的年营收额总计跨越1.15万亿元,较2016年增进36.32%,入选最低营收额由2016年的14.0亿元增至18.88亿元,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。
延续2年入围海内零部件百强榜单的87家企业中,约86%的企业实现年营收收入增进;其中营收增幅跨越50%的企业共有11家,主要是为商用车提供变速器、柴油发动机的零部件企业;共计34家企业营收增幅超20%,除生产变速器的供应商外,主要集中在电气化动力系统、车载信息系统、车身电子等领域。
方寅亮剖析以为,发展势头优越的海内零部件企业有三大共性特点,一是深耕主营营业,牢固原有市场与客户;二是紧跟市场趋势,提前结构电气化、车辆控制、互联与智能驾驶等新蓝海;三是全球化结构,通过外洋收购、出口等方式增添新的营业泉源。
即便今年整体车市负增进,中国依然会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国,并将延续10年连任全球第一。从上述国际与海内零部件双百强榜单来看,随同海内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,海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体量也水涨船高,在国际零部件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。
不外,从规模上来看,海内外差距依然显著,国际零部件百强榜单第15名德国舍弗勒的营收规模为1093.96亿元。海内零部件百强榜单前15名中,除了潍柴团体与华域汽车的营收规模在千亿以上,排名第三的北京海纳川为512亿元,第四名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为372.96亿元,其余10多家企业营收规模在150-260亿元之间。
而且,在市场规模的繁荣之外,“大而不强”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“心病”。汽车零部件,一向被视作汽车工业的基本,同样有这样的问题。
“看营收、看规模我们确实感应欣慰,但营收规模只是权衡指标之一。若是用盈利水平、研发投入等指标来权衡,我想情形不会这么悦目。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示意,从进入“双百强”榜单的中国企业数目和主营营业收益上,可以看到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产业规模和国际化水平正在增添,但也应该意识到,中国零部件企业还不够强,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。零部件企业的盈利水平、研发投入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能否由大变强。
由于全球汽车市场“火车头”――中国汽车市场近两年增速显著放缓,由高度景气的整车市场驱动零部件产业迅猛增进的浪潮已逐渐褪去。
罗兰贝格预计,短期内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实现连续但缓慢的收入增进,增速保持在3%左右,行业平均利润率则将稳定在7%。受此影响,本土零部件企业将面临竞争加剧、现有产物附加值较低等逆境。
2021年宁德时代等将瓜分80%电池市场
评论